其他
中国人缺乏哲学教育吗?
有人笑言,“法国人太爱思考了,谈人生,谈理想,谈哲学,对法国人来说,就像呼吸一样,既稀松平常又不可或缺。”
从2019年开始,法国高考甚至不再包括数学科目,而哲学却是雷打不动的必考科目“第一关”。
无论文科、理科、工科或是经济社会科,法国考生都要在三道哲学题中选择一个作答,比如:
人能否逃脱时间?理性能否解释一切?承认义务是否就等于放弃自由?是否唯有能够交换的物品才存在价值?法律能给我们带来幸福吗?最好的政治是道德吗?工作会让人群分化吗?
这些看似“形而上”的议题,其实都深具人文关怀,与当下的社会问题紧密相关。我们未必需要反复阅读卢梭、帕斯卡尔的书,但我们对世界和生活的思考从来不应停止。
对比西方重视哲学的教育传统,很多人认为,中国人欠缺“哲学训练”,或者干脆认为“中国哲学”是一个伪概念。事实真的如此吗?
我们今天通用的“哲学”(philosophy)是来源于古希腊语的词汇,它的意义是“爱智慧”。不过中国哲学在研究方式、著述方式和传承方式上与西方哲学有着很大的区别,在中国古代,文、史、哲不分家,哲学与伦理、哲学与政治关系也十分密切,因此为了避免概念的混乱,谈论中国哲学,不如谈论“中国思想”。
人类文明精神文明中的最高成就,作为文明的灵魂的东西,就是“思想”。“思想”可以是许多“学科”的研究对象:文化、文学、历史、宗教,其中也有哲学。“思想”亦比所有的“学科”更古老、深邃和源始。
如果你也对这些问题感兴趣,你就已经站在“中国思想”的大门外了:
作为中国人,当我们试图理解今日世界,回望我们的精神疆土,是什么样的智慧支撑我们一路走来?又是谁塑造了我们?
为了回答这个问题,回溯传承、变化千年的思想文化,揭示历史发展真相,三联中读持续发力,自2019年11月起,以超强阵容推出了中国思想家精品课:《谁塑造了我们——读懂“活在当下”的中国先哲》第一季,主要关注从先秦到唐朝的重要思想家。
2020年2月,聚焦宋、明、清三代思想家的《谁塑造了我们 第二季》上线。
在第一季中,一批研究成果卓著的主讲人为我们重点解了孔子、孟子、老子、庄子、荀子、韩非子、墨子、董仲舒、王充、嵇康、惠能和韩愈。
如果你也对这些问题感兴趣,探究今日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来处,了解是谁塑造了你我,不妨收听系列课程《谁塑造了我们——读懂“活在当下”的中国先哲》
扫描图中二维码即可订阅课程👇
课程亮点
1、重磅阵容:20多位主讲人倾情讲解
2、大框架:一次了解2000多年的中国思想
3、大容量:深入了解20多位影响中国的思想家
4、课外拓展:特别提供主讲人的私人书单
书海繁杂,该如何筛选?哪些书粗读即可,哪些书又该一遍遍地反复精读?在通往思想高地的路径上,哪本书能带着我们更快到达目的地?这些常见的疑惑,都会在主讲人的私人书单里得到解答。
打卡第二季课程送价值145元中读VIP季卡一张